(6)
我要感謝一直在身邊的老人,
因為他們對我幾乎是無止盡的包容與照顧,
給我機會和時間讓我變成現在的我。
我要感謝一直在身邊的同屆的夥伴,
因為他們陪著我一起長大,
跟我一起做了很多瘋狂的事情。
我也要感謝來來去去的有緣人,
有些人教了我很多新的觀點,
有些人教導了我生活上的知識與基本能力,
有些人告訴我怎麼面對人際關係,
有些人幫助我思考自己的未來。
謝謝大家。
(7)
某種程度上,我是個沒有信心的人。所以我會不斷的要別人的肯定。
當時的我,覺得最能獲得肯定的辦法,應該是選上小隊長。
總覺得要當上小隊長,才能夠證明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於是,我很努力得做準備,把大家大概會問的問題都準備好,
也想清楚自己想要怎麼作。但在做了許多的努力之後,我終究沒能選上小隊長,
更諷刺的,我在第一階段的選舉就被淘汰掉了。為什麼呢,我也不知道。
我隱隱約約得覺得不公平,為什麼努力準備的人,會遭遇到失敗?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這麼自然的就得到大家的讚賞?
感覺自己的努力好像都是白費的,因為敵不過某些天生的領導者。
當初得我認為這是上天的不公平,現在的我,卻願意接受這樣的不公平。
我知道這些不公平,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不公平,而是跟我們所期待的不同。
假裝自己因為某些事情很受傷,就可以去責怪命運或是眾人。
就可以讓自己受傷的心好過一點,但這並不是真的,只是一種放不開而已。
對自己也不夠誠實,因為並沒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相信,上天是公平的。只是我們有時候身處所謂的災難其中,
被逆境與不滿的情緒給蒙蔽了,這就是蘇打綠唱出的「不完美的完美」,
我很開心能從這句歌詞中聽見重要的訊息。
生命中的不完美,提醒的我們的生命有那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然後我們才會負起責任去改變它。
要不是我的人生中,面臨了這些失敗,我也不會因此下定決心做出改變。
所有不完美之處,其實是個禮物,告訴我,該好好思考一下,
自己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該走向哪裡。
(8)
我的大一,在快樂與悲傷的交替之間,迅速的過去。
快樂的是這裡讓我感到溫暖,
悲傷的是,我內在性格負面的部分,持續的影響著我。
大一的時候,因為某些外在的刺激,我開始決定要參加外面的童軍活動。
我報名了9203期的羅浮考驗營,南區考驗活動。
考驗營是我第一次接觸許多外團夥伴的活動。
我從和眾人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不同形態的羅浮群體,
大家玩的活動內容也很不一樣。
和不同年齡與不同背景的人組成一個小隊,
要一起度過五天五夜的考驗,其實是一種挑戰。
當時的我,表現並不理想,
雖然技能方面問題不大,但我仍然不懂得如何過群體生活。
我發現在考驗的過程中,我有著許多溝通上的障礙。
我似乎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好,
也沒有辦法整理大家的想法,並且明確做出決策。
考驗營後給予我的感受,是很多很多的挫敗感。
從挫敗之中,如果沒有建立起信心,就會被挫敗給摧毀。
幸好我從來沒有真正的被毀滅。還有心力去面對接下來的活動,並且持續的學習。
從此以後,我參加了很多很多的活動,直到現在,還在持續當中......
羅浮考驗營
羅浮探涉研習營
全國羅浮大會
世界羅浮大會
全國羅浮群長年會
羅浮活動實務研習營
ESVP
RoverWay ......
(9)
我漸漸的在羅浮活動中得到信心,原本的我不太會說話,
但慢慢的可以跟不同的人聊點東西;
原本不太會策畫活動,但漸漸懂得活動的起承轉合,以及一些製造氣氛的技巧。
我自己有體會到自己緩慢的轉變。
我還是想要當個好的領導者,因為我覺得這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但當我在一次的想要成為群團的領導人時,又再一次得受到挫敗。
我又重蹈覆轍了,又一次的準備了滿滿的資料,規畫了未來的道路,
想清楚我們需要些什麼,但是最後的結果,證明了我們的團體不需要我這樣的領導人。
我知道自己在做事方面會思考很多,也會想很多方法,
也有很大的願景,也想到未來的一些方向。
當時的我可能太衝,所以也太天馬行空,
關於未來也太過於嚴肅。我不夠和諧,不夠柔軟,
不能有效的跟大家和諧的相處,但我有適合自己的事情。
我被困在一種叫做認同自己的困境中,非得要成為領導的角色,才有辦法證明自己。
但這種認同的困境是危險的,因為事實並不是如此。
事實是,我應該有屬於我的角色和方式,
而我該把我的風格好好的發揮出來,而不是受限在某種大家認同的形式上。
如果我能用我的方式,好好的做些事情,也做出我所滿意的成果,
或許能讓自己更有信心,而不是如此的憤慨。
為了度過這個困境,做了不少心理建設,
我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拋開所有負面的東西,
重新選擇我面對自己未來的方式。
曾經我想過,拋下一切,離開這個令人傷心的地方,
但我馬上就放棄了這樣的想法,因為我對這裡還有夢。
我決定換個方式來面對整個團體。畢竟,我還是很在乎這裡的
回想過去,令人感動的點點滴滴。
翱翔青山與綠水之間,星空下圍爐唱歌的夜晚,寒冷中的火光......。
這些東西雖然都一直存在著,沒有了身邊的人就不一樣。
很多的感動在於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與關心,一個眼神、一句問候,
或一個傻傻的微笑,就足以打動一個人的心。
原來,讓我離不開的是這裡的人。
我會試著關心身邊的人,也試著體會別人給的關心。
因為沒有回應的關心,很可能就會慢慢的消失,
不要讓一些美好的東西在不知不覺的時後,就這樣悄悄不見了。
(10)
曾經有老人說過,我是個月亮型的人。
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必須依附太陽才會發光。
我不甘心自己是個月亮,所以我想要用力的衝,證明自己能做的不只是如此。
事實上,我努力的方向錯了。
我不需要證明自己是個太陽,
我必須做的是讓自己接受我不是太陽,至少目前不是。
我要做好我此刻扮演的角色,如果我不喜歡這樣的角色,
那我就必須負起責任,然後重新選擇我是誰,我要做些什麼。
當時的我,不明白幾個道理。覺得不甘心於自己所處的狀態,
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就是否定自己的可能性與能力,
於是自己只能在一堆亂七八糟的情緒中橫衝直撞。
要改變現狀,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接受。
承認,並負起責任,才是改變的開始。
現在的我,是不是月亮,已經不重要,我已經跨越這個問題,
我有更多的面向可以選擇,我已經不再執著於這樣的定位問題。
要扮演什麼,我就努力去做好我的角色,這樣就很好,
而重點是過程中的體驗與累積。
to be continued......
--
當兵要收假啦,兩個小時候的我就要再次回營,
還沒說完的故事,下次繼續慢慢說: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