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了家鄉,在高雄這個港都工作。
高雄港,是台灣的最大港,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港。
記得小時候在學習地理時,得知高雄港在亞洲以及世界的重要性,
但近年來,高雄港的優勢慢慢不在,沒落許多,可能跟台灣經濟的邊緣化有關。
經濟是個難題。
我在高雄生長了十幾年,卻對高雄的一切不太了解。
從小在高雄的生活範圍也就只有那麼一點點,
後來長大了以後,慢慢的將視野擴展出去,一點一滴的了解高雄,所謂的故鄉。
我喜歡城市中的河流,所以長大的我,偶爾會騎著車,
在河流沿岸逛呀逛的,看看河川下游的緩慢流動,以及週遭的一切特殊景致。
愛河兩旁的景致,已經佈滿了現代城市的特徵,高樓林立,燈火燦爛,
但夜晚的河岸,仍然是美麗的。
城市中的河流似乎都帶有一種魔力,對我來說。
要是我住的地方是台北市,我一定也會好好的欣賞與喜歡淡水河,
要是我住的地方是倫敦,我一定也會喜歡泰晤士河一樣。
就是純粹的這麼喜歡著。
小時候的我常常跟家人到海邊,西子灣附近玩耍。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西子灣附近有個高雄港的一港口,
港區綿延不絕的跨過了整個港都的沿岸,設置一百多個碼頭,
供往來世界各地的船舶停泊。
回到高雄港工作,我重新認識了這裡的地方,
我會從一號碼頭開始,沿著岸邊不斷前進,
走過公園路與海邊路,經過了高金碼頭、八五大樓與夢時代,
一直到前鎮,高雄加工出口區。
我的職責中,要管轄的範圍就是如此。
從一號碼頭一直到62號碼頭,這一段路程騎摩托車就要耗費20分鐘。
現在我的生活離不開這一條海岸線,還有臨近的一切。
聽說高雄港的夜晚很美,
我見到了,但工作中的我,內心盡是苦澀......
初到此地,對於此地的勤務以及業務,只有初步的認識,
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花時間學習。
在這個環境中,並不允許我們慢慢的從錯誤中學習,
而是要盡速上手,越快越好,並且不容許犯錯。
不會有什麼新人的寬容,所以神經要繃緊一點,一切都要小心。
最近的自己,還在適應整個環境與氣氛。
我不怕勤務很重,我不怕業務的事情繁多,
但我覺得處理人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一次的休假,仍然讓我有種無法脫離壓力範圍的錯覺,
好像自己還沒有離開營區,仍然不斷的被身上隱形的繩索牽動,
我知道這是壓力。
我也知道這樣不健康。
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允許自己停留在這樣的糟糕狀態中。
在逆境中要處之泰然,
需要信心。
等一下就要收假了,
我相信接下來的一個禮拜,我一定會進步。
還有七個半月,繼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